縣域商業建設行動 首頁>特色專欄>縣域商業建設行動
                              舒蘭市人民政府| 2022-09-15 08:56| 信息來源:舒蘭市商務局
                              打印 |
                              字號:
                              吉林省2022年度縣域商業 建設行動項目資金使用方案

                              根據《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的通知》(財辦建〔2022〕18號)要求,為進一步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扎實開展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改造內容、補貼額度及改造要求

                              根據商務部等三部委明確的5個支持方向、圍繞“三個全覆蓋”和“7項約束性指標”,按照“多站合一、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原則,區分基本型、增強型、提升型三種建設類型,充分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現有資源,堅持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開展縣域商業建設行動??h域商業建設行動項目資金主要補助作業場地改造、服務功能升級等項目支出,不支持土建。所有項目的建設場地應由各縣或承辦企業無償提供。重點支持內容如下:

                              (一)補齊縣域商業基礎設施短板。以人口聚集的鄉(鎮)為重點,支持升級改造一批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等,完善冷藏、陳列、打包、結算、食品加工等設備設施,鼓勵連鎖流通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下沉農村,加強數字賦能,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拓展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打造鄉鎮商業集聚區。

                              1.改造鄉(鎮)商貿中心。由各縣根據本地實際,在具備條件的鄉(鎮)自主選擇三種相應形態(三種形態分別是:①單體商超形態,②以單體商超為中心、集聚多種服務的商圈形態,③沿主要街道條狀分布的農村特色商業街形態,不包括分散分布商業形態。)中的一種形態改造1個鄉(鎮)商貿中心。

                              1)支持內容。主要對被確定為鄉(鎮)商貿中心建設改造對象的鄉(鎮)大中型商超、餐飲等市場主體的作業場地改造、服務功能升級兩項任務。其中,作業場地改造,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可補助室內簡易裝修、實現不同商品和服務類型分區經營;根據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有關要求對地面進行硬化改造,配備消防安全、污水處理等相關的設施。服務功能升級,主要支持補助購買商品排列展示架、購物筐或購物車、電子收款機(POS機)、電腦、打印機、冷(冰)柜等設備設施;中小型打包機、真空塑封機等初級農產品商品化預處理設備設施;商品進、銷、存信息管理服務系統(ERP)。

                              2)補助資金。每個鄉(鎮)商貿中心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50萬元。

                              3)改造要求。鄉(鎮)商貿中心改造,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下沉供應鏈的大型商貿流通法人企業承辦;項目選址綜合考慮使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或人流、商流、信息流充沛的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等符合運營服務條件的現有場所。

                              2.改造鄉(鎮)大中型超市。在人口多、消費市場潛力大等具備條件的鄉(鎮)可改造1-2個大中型超市。

                              1)支持內容。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補助室內簡易裝修和購買商品排列展示架、購物筐或購物車、電子收款機(POS機)、電腦、打印機、冷(冰)柜等設備設施;?。ㄎⅲ┬痛虬鼨C、真空塑封機等初級農產品商品化預處理設備設施。商品進、銷、存信息管理服務系統(ERP)。

                              2)補助資金。單個鄉(鎮)大中型超市可按補助比例不高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20萬元。被納入鄉(鎮)商貿中心予以支持的鄉(鎮)大中型超市只能在鄉(鎮)商貿中心和鄉(鎮)大中型超市兩項支持政策中任選一項支持政策,不得重復支持。

                              3)改造要求。鄉(鎮)大中型超市改造,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下沉供應鏈的大型商貿流通法人企業承辦;項目選址優先考慮使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已支持的或人流、商流、信息流充沛的大中型超市。

                              3.改造鄉(鎮)集貿市場。在人口多、消費市場潛力大等具備條件的鄉(鎮)可改造1-2個集貿市場。

                              1)支持內容。主要補助地面硬化、廳棚、水電、集貿市場輔助道路系統及消防設施、停車設施、服務設施改造升級,建設完善無障礙設施設備,對食品、服裝、日用品、農資等銷售合理分區。設立公益性農產品銷售區,為農民自產農副產品交易提供便利。鄉(鎮)集貿市場應按照《鄉鎮集貿市場規劃設計標準》(CJJ/T87)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后應達到相應標準。

                              2)補助資金。每個鄉(鎮)集貿市場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50萬元;對市場主體缺位、鄉(鎮)急需改造的,縣政府可補助鄉(鎮)政府按照公益性市場標準進行改造,但補助額度或比例不變。被納入鄉(鎮)商貿中心予以支持的鄉(鎮)集貿市場只能在鄉(鎮)商貿中心和鄉(鎮)集貿市場兩項支持政策中任選一項支持政策,不得重復支持。

                              3)改造要求。鄉(鎮)集貿市場改造,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下沉供應鏈的大型商貿流通法人企業??h人民政府也可支持鄉(鎮)政府按公益性市場要求投資改造。項目選址優先考慮使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項目已支持的現有封閉、半封閉市場,或人流、商流、信息流充沛的鄉(鎮)集市。

                              4.數據賦能服務。此項目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由各縣綜合考量本地縣域商業發展實際,自主確定實施。

                              1)支持內容。實施數據賦能項目須實現的基本功能是:能捕捉全域商業數據,動態跟蹤縣、鄉、村三級地域零售、產業、電商、物流、服務、農產品流通等網點網絡建設,明確區位、數量、規模、業態功能、服務等商業數據,指導當地產業鏈上下游合理布局,及時滿足消費市場需求;建立大宗農產品流通、農產品網絡零售等統計指標。

                              2)補助資金。政府購買服務可全額補助,合作協議須明確一次購買應服務5年以上,按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60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

                              3)改造要求。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選擇在全國同行業內影響面大、權威性高,能夠高質量提供大數據監測統計服務或縣域商業數據賦能服務的法人企業;優先選擇有為國家商務部等部委提供相關服務的大數據賦能及服務類企業。

                              (二)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發揮縣城和鄉鎮物流樞紐作用,支持建設改造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快遞物流站點,完善倉儲、分揀、包裝、運輸、配送等設施,增強對鄉村的輻射能力。整合縣域郵政、供銷、快遞、商貿等物流資源,發揮連鎖商貿流通企業自建物流優勢,開展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等物流快遞共同配送服務,降低物流本。

                              5.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具備條件的縣可支持改造1個物流配送中心。

                              1改造內容??h級物流配送中心改造主要支持作業場地建設、服務功能升級兩項內容。其中,作業場地建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補助室內簡易裝修,按作業類型實現收貨區、倉儲區、揀選區、發貨區等區塊分區作業;根據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有關要求對地面進行硬化改造,配備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相關的設施(參照GB/T28581和GB/T21072標準實施)。服務功能升級,主要補助倉庫、冷庫的改造升級,補助購買貨架、托盤、分揀、配送車輛等設備設施。支持發展智慧物流。

                              2補助資金。每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總額上限不超過300萬元;對市場主體缺位,可全額補助縣政府進行改造,但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其中,用于服務功能升級的補助資金,不得低于該項目補助總額的70%。

                              (3)改造要求??h級物流配送中心改造,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郵政、供銷和商貿物流、電商快遞、供應鏈等優勢突出、具有物流快遞資源整合和改造能力的的法人企業承辦;在市場主體缺位的情況下,可全額補助縣政府投資改造。項目選址綜合考慮使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項目已支持的現有場地,或郵政、供銷、商貿物流企業現有物流倉儲配送基地、物流產業園等能夠滿足運營服務條件的現有場所??h級物流配送中心改造,應在單一、完整空間場地內(基本型一般為3000-10000萬平方米左右)劃分功能區域,按“1+N、N+1或第三方服務”等模式和“五統一”原則完成資源整合,實現統倉共配、一件代發等功能。

                              6.改造鄉(鎮)快遞物流站。具備條件的鄉(鎮)支持改造1個鄉(鎮)物流配送站,達到3萬人以上的大型鄉(鎮)可根據人口分布和網點布局改造2個。

                              1)支持內容。鄉(鎮)物流配送站改造主要支持作業場地建設、服務功能升級兩項內容。其中,作業場地改造,中央財政資金主要補助室內簡易裝修,有場地條件的應按作業類型實現收貨區、倉儲區、揀選區、發貨區等區塊分區作業;根據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有關要求對地面進行硬化改造,配備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相關的設施(參照GB/T28581和GB/T21072標準實施)。服務功能升級,主要補助小型倉庫改造和補助購買貨架、手持數據終端(PDA)或庫采儀智能終端機、冷(冰)柜等設備設施。

                              2)補助資金。每個鄉(鎮)物流配送站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10萬元。

                              3)改造要求。鄉(鎮)物流配送站改造,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郵政、供銷和商貿物流、電商快遞、供應鏈等優勢突出、具有物流快遞資源整合和建設改造能力的的法人企業承辦。鄉(鎮)物流配送站應與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項目捆綁打包開展招標或專家評審,選擇一家承辦企業負責項目改造。項目選址優先考慮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支持建設的鄉(鎮)商貿中心,綜合考慮使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項目資金建設的鄉(鎮)物流配送站,鄉(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或郵政、供銷、電商、快遞、交通、商貿物流等能夠滿足運營服務條件的現有場所。

                              (三)改善優化縣域消費渠道。支持大型流通企業下沉供應鏈,布局一批縣域前置倉、物流倉儲等設施,提供直供直銷、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庫存管理等服務,讓農民直購好產品、新產品。鼓勵本地商貿流通企業組建品牌聯盟或聯合采購平臺,加大農村地區商品投放力度。發展購物、餐飲、親子、娛樂、農資等多種業態,承接市場下鄉和農民進城消費。

                              7.改造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具備條件的縣一般可在縣城改造1個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h域面積廣、農村人口多、農村直供直銷規模大的縣,可在輻射帶動作用強和人流、物流、商流充沛的鄉(鎮)改造1個規模較小的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但全縣在縣域和鄉(鎮)改造的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總數不得超過4個。

                              1)支持內容。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改造主要支持作業場地建設、服務功能升級兩項內容。其中,作業場地建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補助室內簡易裝修,按作業類型實現收貨區、倉儲區、揀選區、發貨區等區塊分區作業;根據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有關要求對地面進行硬化改造,配備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相關的設施(參照GB/T28581和GB/T21072標準實施)。服務功能升級,主要補助倉庫、冷庫改造升級,補助購買貨架、托盤、裝卸、智能庫存管理等設備設施。

                              2)補助資金。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選址在縣城的,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單個補助上限不超過50萬元;選址在鄉(鎮)的,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每個補助上限不超過10萬元。

                              3)改造要求。下沉供應鏈企業前置倉,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能夠提供直供直銷、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庫存管理等服務的大型商貿流通企業承辦。項目選址綜合考慮縣城或輻射面廣、上下行產品集散地的鄉(鎮),優先選擇縣級物流配送中心或鄉(鎮)商貿中心和鄉(鎮)集貿市場,綜合考慮使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項目支持改造的、能夠滿足運營服務條件的現有場地或設備設施。

                              (四)增強農村產品上行動能。引導商貿、電商、快遞、物流圍繞農村產品上行,建設分揀、預冷、初加工、配送等商品化處理設施,加強標準和品牌應用,提高農村產品商品轉化率。整合現有縣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統籌產品開發、設計、營銷、品牌等服務,拓寬農村產品上行渠道,提高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8.改造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農產品集配中心在縣城改造的不超過1個;在鄉(鎮)、村改造的最多不得超過4個,單個鄉(鎮)、村改造數量不超過1個。

                              1)支持內容。參照《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建設規范》(SB/T10870.1)要求改造。重點支持作業場地建設、服務功能升級兩類改造項目。其中,作業場地改造,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主要補助室內簡易裝修、實現不同商品和服務類型分區作業;對倉庫進行冷藏及通風儲藏改造;根據消防安全、防淹排水等有關要求對地面進行硬化改造,配備消防安全、污水處理等相關的設施。服務功能升級,主要補助購買電腦、打印機、裝卸等設備設施;配備中(?。┬颓逑礄C、烘干機、打包機、真空塑封機等初級農產品商品化預處理設備設施;出入庫信息數字化管理服務系統。

                              2)補助資金。在縣城改造1個服務整個縣域的農產品集配中心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100萬元。在具備條件的鄉(鎮)、村改造的,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50萬元。

                              3)改造要求。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下沉供應鏈的電商、物流、供應鏈和郵政、供銷等具備條件的法人企業承辦。項目選址應根據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地分布情況確定。在縣城改造的,應優先選擇具備條件的縣級物流配送中心或具有較大規模物流倉儲能力的縣城綜合商貿中心;在鄉(鎮)、村改造的,綜合考慮使用集貿市場或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項目已支持的、符合運營服務條件的現有場地及設備設施。

                              9.支持農產品上行。農產品上行項目包括:渠道體系建設、品牌體系建設等項目。每縣每年可組織或參加省內外線上線下農商互聯、產銷對接等拓展農產品上行渠道的促銷活動。支持相關龍頭企業對優勢特色農產品申請資質認證和商標注冊。

                              1)支持內容。渠道建設主要支持參與企業開展線上線下促銷活動的場地租賃、展臺搭建等建設內容,補助線上促銷企業銷售商品的物流快遞包裹費用。品牌建設主要支持申請“兩品一標”(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村產品)、食品生產許可證(SC)等資質認證和商標注冊。

                              2)補助資金。在項目周期內,農產品上行補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元。其中,線下促銷活按動補助上限不超過50萬元;線上促銷活動每場可按上限不超過10萬元、當地當年郵政快遞收費50%的標準補助物流快遞費用;優勢特色農產品申請“兩品一標”(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村產品)、食品生產許可證(SC)等資質認證和商標注冊可給予全額補貼、單個補助上限不超過4萬元。

                              3)改造要求。農商互聯、產銷對接等線上線下農產品促銷活動,優先選擇有意愿參與的電商供應鏈企業、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等法人企業承辦;品牌體系建設按招標或專家評審等正規流程優先選擇產供銷一體化、大型商貿流通、電商供應鏈等法人企業承辦。申請資質認證和品牌注冊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注冊地址均須在本縣域內。

                              (五)提高生活服務供給質量。引導農村郵政、供銷、電商、商貿流通企業從傳統批發、零售向綜合性服務轉變,整合購物、訂餐、家政、職介、租賃、同城配送等服務,提高社區、村鎮生活服務的便捷性和服務質量。引導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業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加工制造業等特色產業跨界融合,增強服務業推動生產、促進流通、擴大消費的功能。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具備條件的縣可支持本地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限額以上大型商貿流通企業1-4戶轉型升級。

                              1)支持內容。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開發運營基于網上交易的APP、微信商城等網絡交易模式,通過拓展線上線下渠道開展新技術、新模式的改造提升,創建場景化、體驗式、互動性、綜合型消費場所,支持支持商旅文體等跨界融合。

                              2)補助資金。每戶企業可按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支持,但補助上限不超過10萬元。

                              3)改造要求。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應通過招標或專家評審優先選擇具有供應鏈整合能力的商貿流通法人企業承辦。

                              二、資金及績效管理

                              )資金支持對象。各縣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遴選相關項目承辦企業和機構(自然人、個體工商戶等非法人機構不在此列),向社會公示項目及其承辦企業,公示無異議后組織實施。其中,縣域商業項目運營服務商,應優先選擇供應鏈、電商、物流等具有較強縣域商業實踐經驗和運營服務能力的商貿流通企業。

                              (二)資金支持方式。鼓勵各縣(市)優先采取貸款貼息、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支持方式,加快資金撥付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通過中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共同推動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

                              (三)資金使用。在資金管理工作中,各縣要明確資金分配、下達、使用和監管等各環節責任分工,確保在保障支出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資金支出進度,盡早將資金分解下達到位。同時,各縣支持的相關硬件設施或項目建設應符合國家、省及當地有關規定,中央財政資金不得用于征地拆遷,不得用于支付罰款、捐款、贊助、投資、償還債務以及財政補助單位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等??h域商業建設行動項目應與發展改革委具體安排的中央基建投資事項、農業農村部具體安排的產地冷鏈設施、中央財政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等相關資金加強銜接,避免重復投入。對騙取、挪用中央專項資金等,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相關規定處理。

                              (四)績效管理。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參照2022年中央對地方服務業發展專項轉移整體績效目標,結合全省縣域商業工作實際,確定了我省績效目標(見附件)。各示范縣要按照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加強全過程績效管理,確??冃繕巳缙趯崿F。

                              三、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人民政府是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的直接責任主體,對具體工作負責。各縣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自主實施項目建設,建立臺賬制度,明確責任人和進展時限,確保資金安全、方案落地;要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有條件的可統籌自有財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金融、土地、收費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破除制約縣域商業發展的障礙和瓶頸。

                              (二)集中整合資源。根據商務部等三部委“固強補弱”的原則,各縣要在發揮現有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按照“重改輕建”的思路,堅持以豐富、升級服務功能達標為主,兼顧場地面積等剛性要求,最大限度利用社會化資源,充分發揮各類產業園區、閑置廠房等現有場地和設備設施的作用,突出解決制約縣域商業發展的“短板”,避免盲目建設、浪費資源。要堅持開放共享原則,鼓勵本地電商、物流、供應鏈、倉儲配送等行業、企業加強協同配合,健全完善本地縣域商業體系、生態,形成穩定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確??h域商業高質量發展。

                              (三)突出重點項目。各縣要以“三個全覆蓋”、“7項約束性指標”為基準安排建設改造項目。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各縣可根據下達資金額度結合本縣實際綜合考慮“以功能升級為主、兼顧整鄉(鎮)推進”或“以整鄉(鎮)推進為主、兼顧功能升級”,做好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鄉(鎮)商貿中心等項目的改造達標建設和探索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的市場機制等工作,每縣應建設改造2-3個可參觀、可復制的典型鄉(鎮)。各縣要按照“前緊后松”的原則,區分不同項目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項目建設改造進度,確保如期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建設。原則上,2022年度項目應于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和驗收工作。要緊密結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優先支持脫貧戶、脫貧村及返鄉在鄉創業人員等結合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創業就業。

                              (四)強化項目管理。所有項目應在國家指標文件印發時間2年內完成,其中涉及作業場地建設改造類項目,實施期限不得超過2年;購買設備設施和服務功能升級類項目實施期限不得超過1年。同時,各縣政府“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是項目建設管理和驗收考核的基本依據,須于9月30日前報省級主管部門備案,原則上上報備案后不得變更,確有必要須報省級主管部門同意。各縣要認真建立健全

                              項目建設改造檔案,對項目申報、評審、建設、驗收、補助等各環節的檔案材料進行整理和歸檔,做到資料詳實、手續齊備、程序合規。要督促、檢查、指導承辦企業加快項目建設,及時報送工作進展情況。項目完成后,要及時組織驗收、做好自查。各縣建設項目應在顯著位置標識“國家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字樣。要做好項目固定資產管理,建立管理臺帳,嚴格按有關規定做好登記統計。凡是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縣域商業建設行動項目,合同內容須明確承諾面向縣域提供公共服務的期限,一般不得低于5年。公共服務承諾到期后,由縣政府或其指定的政府部門按市場機制推動可持續運營服務,并做好跟蹤服務和保障工作。

                              (五)做好數據統計和總結推廣工作。各縣要建立和完善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統計信息指標體系,與項目承辦單位達成協議,凡獲得專項資金補助的項目,應向相關主管部門公開信息。各縣要按照商務部關于做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接“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及時準確填報相關數據。要盡快在本級政府網站開設“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工作專欄”,并將本縣的工作方案、項目安排等與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有關的工作全部在“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工作專欄”公開,并于9月30日前上報“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工作專欄”網址鏈接。要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定期上報階段性工作情況,做好輿論引導和宣傳推廣工作。

                               

                                   附件: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整體績效目標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无码中文字幕aⅴ精品影院